恪勤以周 拾级而上
——记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黄浦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张伟舫
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艺
张伟舫先生近照
书法艺术是寂寞之道,吃不了苦头、安不了心神、放不下俗务都无法写出好作品。对于13岁就开始学习书法的张伟舫来说,写字数十载,他自谦只是一个“票友”,与“书法家”的响亮名头相比,他更希望被视作是一位孜孜以求的“书法耕耘者”。如今作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协大型活动与志愿者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浦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张伟舫将其作品结集出版,希望通过《高情逸趣》书法作品集与更多同好互勉。
张伟舫回忆,他就读卢湾初中时师从学校书法老师戴尧天,在课余时间学习书法。那时还稚嫩的他只是觉得写字颇有趣味,经常与同学一起,到南昌路戴老师家里去聆教习书。戴老师对书法教学严谨而细心,且无需任何报酬。
“我在戴老师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的勤习苦练中得到了回报,书法学习也伴随我开始了人生美好的旅程。”再谈起戴老师对自己的点滴,张伟舫仍十分感恩。
16岁那年,部队在学校招一名小兵。学校老师提醒张伟舫:“你学过书法,就用毛笔字写一封《入伍决心书》吧!”受此鼓励,张伟舫在一张报纸大小的红纸上用结体遒劲、结构严谨的柳体写下了《入伍决心书》。这篇决心书为张伟舫参军入伍“加了分”。与书法结缘,这只是一个开始。在以后的岁月中,习练书法始终和张伟舫的事业人生相伴前行。
张伟舫的书法倾向似在追求“二王”的圆丰研美、隶书的气态奇逸、魏碑的魄力强雄,强调的是人内心世界的和谐圆融,从纷繁的现实退回内心,平衡内心世界的碰撞,通过书法这种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养得一片怡然隽永的心境。“恪勤以周,拾级而上”,是张伟舫从艺以来一直遵守的座右铭,创作自由的基础是常年一丝不苟的研习。
习书是一种爱好,亦是一种陶冶。数十年来,张伟舫对书法的临池、学研、创作过程,无一不充满艰辛、彷徨和疑惑,但张伟舫依然笃诚躬行。虽然张伟舫忙于许多事务性工作,但他坚持日日临池不辍,创作书法作品。“我称不上书法家,我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书中有乐,书中有缘;书为心画,明心见性。这一直鼓励和鞭策张伟舫前行,成为忠实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有自信、有责任、有担当的书法爱好者。
张伟舫的担当还体现在作为黄浦区书法协会主席的工作中。他首先提出书法要“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楼宇、进企业”,目的是培养更多潜在的书法艺术爱好者,进而提升黄浦群众书法水平,散播“正能量”。疫情期间,张伟舫率领黄浦区书法家协会积极行动,用毛笔、刻刀,以书法、篆刻等特有的艺术形式表达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和必胜信念。有会员听说张伟舫出书,表示:“作品集出版发行,不仅是我们书艺学习的榜样,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热心为会员、为社会服务的人格魅力,见贤思齐是每个书法人应有的品德。
”
《高情逸趣》书法作品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邀请到著名书法家张森题字,著名书法家刘小晴作序,陈佩秋、高式熊、周慧珺等几十位著名书画家题写了张伟舫的斋名“乐陆斋”。正值上海书展期间,8月15日下午,上海展览中心将举行“《高情逸趣》——张伟舫书艺漫话”,张伟舫与著名书法家刘小晴、周敏浩,吴昌硕曾孙吴超、著名主持人夏磊一起开展签名活动。
张 伟 舫 先生简 介
张伟舫,1959年12月生。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协大型活动与志愿者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黄浦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先后拜戴尧天、吴长邺、张森、刘小晴先生为师,作品多次刊登在《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书法报》等诸多报刊杂志。荣获海内外中国书画大赛银奖、金奖。2010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世博诗赋》精装书籍中,作为国内受邀书法家之一,书写了世博专题征文作品。2011年书法作品被《书法报》评为来稿选登优秀奖。作品入选《海派书画60家》大型画册,入选上海市纪念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笔歌墨舞”主题书法展。2019年10月,为玉佛禅寺卧佛殿抱柱书行书楹联。2019年12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高情逸趣》--张伟舫书法作品集。2020年3月,参加由上海玉佛禅寺组织的抗击新冠疫情书法作品公益捐赠活动。张伟舫书法作品还多次被海外人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