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文資訊

膏潤萬頃 福澤天府—澳門衛視全球直播“2018中國·都江堰放水節

Asia TV 2018-4-4 NewsCenter 23390

2018中國·都江堰放水節“拜水大典”隆重舉行
亞太中文電視台 澳門衛視訊 中國成都消息(記者 楓楊 編輯 劉繼明)“將軍有令,砍榪槎!放水!”,隨着禮官一聲令下,2018中國·都江堰放水節“拜水大典”重頭戲的“放水儀式”環節在都江堰景區正式舉行。榪槎開,滾滾岷江水直入內江,現場歡聲四起,氣氛被推至高潮。



砍榪槎放水


       作為川西平原隆重而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動——2018中國·都江堰放水節“拜水大典”於4月4日在都江堰景區舉行。本次放水節由澳門衛視和多家媒體聯合傳播,通過亞洲五號衛星,面向整個泛亞地區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進行實時直播,不僅讓國內的觀眾收看到了現場盛況,而且也將此次都江堰放水節的節日盛景帶給了海外的觀眾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放水節在以往經典的砍榪槎、拜水等傳統演出元素的基礎上,加入了李冰帶領軍隊和百姓開山放水、建造都江堰潤澤川西大地千萬畝良田的恢弘場景,重點進行畫面呈現,現場完整再現了古法放水、狼煙傳遞、軍旗飄揚、軍號齊鳴、戰馬奔騰等千年前的歷史場景,以軍號聲作為放水指令,旗令兵指揮軍陣,帶動現場嘉賓、觀眾互動,讓大家如身臨其境,是一場將山水融入角色,體現電影感官的一次盛典。

澳門衛視全球直播“2018中國·都江堰放水節”

澳門衛視全球直播“2018中國·都江堰放水節”

澳門衛視全球直播“2018中國·都江堰放水節”

澳門衛視全球直播“2018中國·都江堰放水節”
       據記者現場了解,今年的放水節包括禮祭先賢、敬祈福願、放水儀式三個環節。與往屆放水節相比,今年的放水節將“傳承”與“創新”表現得淋漓盡致。本次放水節將放水大典從舞台搬到了岷江河道,依託都江堰水利工程展開山水實景演出,並配以現代電視電影技術展現方式,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的深厚魅力,直觀呈現在觀眾眼前。

       隆重又熱烈的放水大典,是為了祭祀李冰父子,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表達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嚮往和追求。
       在“禮祭先賢”環節中,身着古時服飾的祭祀禮官,虔誠地念祭文,以此紀念李冰千年功績,並對着天地祭拜。‍據了解,祭祀所用的貢品是都江堰百姓親手釀造的米酒,種植的茶葉,腌制的老臘肉,用以期望來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金鐘示瑞,儀仗迎祥”,儀仗隊撐着幡,步伐整齊地走出來,開始“敬祈福願”。現場聲勢浩大、場面壯觀,讓人瞬間肅然,身着古服的女子端着裝着金魚的小水缸來到岷水旁,將活潑的金魚放生到水中,寓意着魚躍岷江水,人和天地興。整個祈福儀式,表達了人們對五穀豐登、祈福恩賜的期盼。

       戰鼓隆隆,軍旗獵獵,在“敬祈福願”結束後,遠處的玉壘山頭上,一道道狼煙隨風而起。伴隨着嘹亮的號角聲,飄揚的旗陣開始出現在人們眼前。氣勢磅礴的軍陣清晰還原了當年蜀郡守李冰,借狼煙請求十萬大軍支援開山放水的歷史場景。‍幾十人組成的吟誦團心懷感恩與憧憬,與著名演員劉勁共同吟誦《放水賦》,展現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精神。





       都江堰放水節活動不僅作為特色民俗活動備受海內外關注,而且也漸漸成為都江堰夏季旅遊開始的標誌。本次2018中國·都江堰放水節除了“拜水大典”外,還有各種各樣的不同於往年的系列放水節旅遊活動,其中包括:“都江堰—天下拜水線上祈福”活動、“李冰文化”主題巡遊、都江堰放水節“拜水大典”精華版、都江堰放水節“放水大典”、放水節川西特色街頭展演、都江堰國際旅遊美食狂歡節、熊貓萌寶快閃(互動表演)、“仙姿古韻 水之靈舞蹈”、“張松銀杏 琴撫千年”、茶藝表演、幽絕青城聞古樂、青城山中舞太極、烏木文化節暨烏木文化交流會、第四屆都江堰市永豐迎春花匯、“磐石有靈”都江堰市精品石刻展。‍‍

國際知名水資源管理和灌溉專家、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前主席舒爾茨接受採訪
       “這裡的人民春天認真耕耘,自然會在秋天收穫豐碩的果實,會有更好的生活。”國際知名水資源管理和灌溉專家、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前主席舒爾茨在接受採訪時說道:“這是東方文化的一個篇章,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組織性的主題活動,我也很榮幸能來到這裡。出國以來我還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所以這次活動讓我印象十分深刻,我自己也會拿起相機來記錄這頗具意義的時刻。”

現場遊客接受採訪
       一名都江堰本地遊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都江堰放水節,它非常有文化底蘊和歷史韻味,以前都江堰放水都是在一個廣場裡面,而現在在都江堰的外河飛沙堰這一帶,它給我的感覺是非常震撼的,我本來也是都江堰的人,而且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我希望通過我們的鏡頭把都江堰的文化、歷史真正展現出來,把這種特有的歷史和文化傳播到全中國,全世界。”

現場遊客接受採訪
       一名外地遊客向記者說:“我是第一次來到都江堰,在看完這個活動以後,我感受到了偉大的水利工程,感受到了水文化。我希望孩子們可以被這樣的氛圍所感染,希望他們從小尊重傳統文化。”

       淺吟低唱兩千年,清明夢回都江堰。常言道:“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都江堰——一座傍水而生、因水成名的城市。這一山一水可謂是都江堰的特色亮點,而且準確、傳神、直觀、簡潔地反映了都江堰市旅遊資源特色和文化內涵,也為都江堰沉積千年的厚重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自宋代以來,每年清明,都江堰人民都要舉行“放水祭祀活動”,千百年來,年盛一年。放水節作為都江堰市及灌區最隆重的節日,既承載着人們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美好心愿,也是都江堰的春夏季旅遊啟動儀式及都江堰人民喜迎賓客、開放合作的嶄新平台。清明放水節再現了成都平原農耕文化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和民俗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尚先賢、崇德報恩的優秀品質,極具弘揚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

附:都江堰放水節簡介
       清明放水節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都江堰市的傳統民俗文化。歷史上,每年農曆的清明節在都江堰都要舉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預祝當年農業豐收,這是川西平原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屆時,地方官員要親自主持放水儀式,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
       放水節初始於"祀水"。那是因為都江堰修築以前,沿江兩岸水患無常,人們飽受水患之苦,為了祈求"水神"的保護,常常沿江"祀水"。都江堰修築成功後,成都平原從此水旱從人,不知飢謹,後人為了紀念偉大的李冰父子,人們將以前"祀水"改為了"祀李冰"。當地群眾也自發地組織到二王廟祭祀李冰父子,舉辦二王廟廟會,又稱清明會。
       每到冬天枯水季節,人們在渠首用特有的"榪槎截流法"築成臨時圍堰,維修內江時,攔水入外江,維修外江時,攔水入內江。清明節內江灌溉區需水春灌,便在渠首舉行隆重儀式,撤除攔河榪槎,放水入灌渠。這個儀式就叫"開水"。唐朝清明節在岷江岸邊舉行的"春秋設牛戲",就是最早的"放水節"。公元978年,北宋政府正式將清明節這一天定為放水節。
       如今,都江堰終年均可放水。但清明節放水的舊制仍是川西人民值得紀念的節日。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傳統和富有巴蜀特色的旅遊觀光項目,放水節砍榪槎活動仍每年如期舉行。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章來源:澳門衛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