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旅新聞

都江堰:讓世界共用熊貓文化

Asia TV 2017-11-15 NewsCenter 36976

亞太中文電視臺 文旅衛視訊 都江堰消息(編輯 楓楊)2000年,在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大會上,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在聯合國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四川大熊貓棲息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都江堰是18個管理單元之一。至此,都江堰成為世界少有的“雙遺”之地。

(圖片來源於網路整理)
       都江堰位於岷山山系與邛崍山系的交匯區,處在大熊貓現代自然分佈狹長條狀弧形帶的中段,是大熊貓交配的“天然走廊”。當地依託都江堰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建起了兩大熊貓基地,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熊貓樂園)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貓穀),分別承擔著大熊貓公眾教育、熊貓養老、隔離檢疫、疾病防控和野放訓練、熊貓科研等不同功能。目前,全世界一流的大熊貓保護和科研機構——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已正式由臥龍遷至都江堰市,都江堰市在大熊貓文化傳播、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橋頭堡”作用日益凸顯。
熊貓文化 聯通世界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
       大熊貓生活在岷山、邛崍山等幾大山系,種群數量約1600只,其中80%以上分佈於四川境內。從新中國建立初期的“熊貓外交”到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熊貓科研和文化交流,多只大熊貓從都江堰走向海外,也從海外回到都江堰。

(圖片來源於網路整理)
       “星輝”“好好”從都江堰基地出發旅居比利時,“園欣”、“華妮”旅居韓國,大熊貓“福娃”“鳳儀”旅居馬來西亞……受到了當地民眾的熱烈追捧;從美國歸來的熊貓“寶寶”、“泰山”、從奧地利歸來的熊貓“福報”……它們都是國際友誼的使者。截至目前,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先後與美國、英國、奧地利、澳大利亞、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比利時、韓國、荷蘭、印尼12個國家14個動物園建立了大熊貓科研合作關係。
       2016年10月,大熊貓保護國際會議在都江堰召開,並通過了《大熊貓保護國際會議都江堰共識》;電影《功夫熊貓3》在都江堰市取景拍攝,讓“雙遺”都江堰揚名世界。
       一張憨厚的大圓臉、兩只喜感的黑眼圈兒、胖乎乎的身子……吸引著全球的“熊貓迷”。全世界的文化名人、愛心企業、慈善家,紛紛加入保護大熊貓公益活動,熊貓文化贏得全世界人民認同。
熊貓故事 享譽全球
       1953年1月17日,一只野外大熊貓在都江堰市玉堂鎮被發現,並救護至成都動物園斧頭山飼養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前身 )。該熊貓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只被救護的活體大熊貓,從而開啟了中國野外大熊貓救護之路。
       2000年,一只饑餓的野生大熊貓闖進當地農戶家中,恰逢都江堰申遺,因此被命名為“遺寶”;2005年7月16日,大熊貓“盛林1號”來到都江堰市區,其救護、放歸和監測引起世界關注。從而,開啟了大熊貓野化放歸監測之路,在大熊貓保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目前,在都江堰玉堂“熊貓穀”共生活著14只大熊貓,在都江堰青城山下的“熊貓樂園”共生活著大熊貓30只、紅熊貓4只。如果你從雙流機場出發,不到一小時車程,就可以和大熊貓“親密接觸”。

(圖片來源於網路整理)
       都江堰還建成了全球唯一的“熊貓養老院”,英雄父親 “盼盼”、備受關注“蜀蘭”“英英”……都曾經或正在這裏安享晚年。都江堰是出國和歸國大熊貓旅居地,每年都有許多國際友人前來探望。僅“熊貓樂園”建園以來,尼泊爾、波蘭、尚比亞、荷蘭等多國領導人先後到訪參觀。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將按照大旅遊、大健康、大生態、大文化的產業發展導向,積極推進都江堰國際生態旅遊名城建設。”都江堰市旅遊局局長楊波說,為讓世界遊客零距離觀賞大熊貓,上述兩大基地均對外開放。
(文章來源:文旅衛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