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家田迎人:洛可可的蕾丝
作者 彭 俐
世界艺术史上,流派众多。前面我们说过油画家田迎人与意大利巴洛克的奇妙缘分,现在谈一谈她和法国洛可可的亲密交集。说到这互为因果的两种艺术风格,让我们打个形象一点的比喻,如果说巴洛克是戏剧舞台的大幕,那么洛可可就是晚会礼服的蕾丝。前者大开大合,时空交错,热烈紧张、动人心魄;后者细腻雕琢,纤巧精致,柔和安详,悦人眼目。然而,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对后世的艺术家们产生巨大的影响。
油画家田迎人,对于18世纪起源于法国的洛可可风格很感兴趣,尤其是它从建筑装饰艺术延伸至绘画领域的过程,给后人以跨界移植的成功启示,也深深触动到田画家本人。是的,女士们偏爱曲线阿娜的蕾丝,她们喜欢这种形式繁琐的纹样花饰,无论华丽的蕾丝窗幔还是秀美的蕾丝披肩,而美女画家田迎人则用她纤细的手指、灵动的思绪,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幅具有示范意义的“蕾丝式油画”。例如,她的抽象画《思念》,富于浪漫多情的抛物线,好像有抛不完的绣球似的。思念——是人生的一种奢侈,而富丽繁缛是洛可可的一惯追求,画中着色冷暖适中,明暗相宜,蕴含着几分欢快,几多伤感;再看另一幅作品《缠绕》,吸人眼球的五彩流苏,如同贵妇的首饰步摇,好似大夫的礼冠冕旒,又像是宫灯或锦旗的穗子垂挂……还有《蝶入花丛》中繁华缛草的斑斓,玫瑰的红映衬着宝石的蓝,仿佛管弦乐曲的和声,呈现浓淡与厚薄相间的色彩;更有《蓝粉佳人》里特有的雅致情调,画面优美而神秘,不仅雍容华贵,而且仪态安详,意绪宁静而悠远。应该说,洛可可艺术风格的一大特色,是适于表述男女之间的恋情,扑朔迷离,如幻如梦,就像法国颇有影响力的画家让·安东尼·华多所绘《舟发西苔岛》,将希腊神话中的西苔岛——爱情乐园,刻画成一个世人难以企及的仙境。而田画家的画作《梦中的婚礼》,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把两性相吸的极致用欢快、明艳的色彩渲染,像是觅吻的波斯菊的猩红,湿润而又鲜亮,幽幽的湛蓝预示着甜蜜夜晚的深邃……
田画家“蕾丝式油画”的出现,一点儿也不奇怪,早在公元8世纪的唐代,就诞生了具有洛可可风格的诗人白居易,他的《长恨歌》、《琵琶行》极尽典雅华丽、精致细腻、轻快甜腻的艺术特点,甚至带着物质和肉体享受的沉酣,既是“路易十五式”的,也是“唐明皇式”的奢华和讲究。有人说巴洛克宏大庄重,颇有气派;洛可可轻盈俏丽,较为轻飘。尤其是“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几句诗,简直就是在给洛可可艺术做免费广告,而且还是在其问世一千年前。我们民族古典音乐中的一些名曲,像《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渔樵问答》、《阳春白雪》等,曲调优美,轻盈典雅,巧秀富丽,装饰性强,也属于洛可可式的听觉艺术趣味。再者,宋、元、明、清的江南四大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应该算是典型的洛可可建筑的华夏样式,那些叠山家的堆砌,亭台楼阁的雕梁画栋,小巧玲珑的月门与花窗,摆放着盆景、石桌、竹椅的天井,无处不显露古代文人雅士的诗情画意,既含蓄蕴藉、清新柔和又带有养尊处优的存在感,雕琢的形式明显却相当优雅得体。是的,无论是色彩还是线条,都做到清爽、明媚,优雅得体,正像我们以上所例举的田画家的每一幅美图,总是让人想到这三个字——“洛可可”。当然,不能说油画家田迎人是专为洛可可艺术风格而生,但是,在她广阔的艺术视野中,在她的目力所及与笔触所至,确有一个鲜明耀眼、活色生香的“贝壳工艺(即洛可可式)”模式。它“像贝壳表面一样闪烁”,却是纯粹属于田画家自己的蕾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