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 TV 2017-10-30 NewsCenter 55951
演講題目:
德國寫作十五年
華文—靈魂的陪伴,通往家鄉思念的通行證
(2017.10.19 19:30-22:00於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
演講人:倪娜/筆名呢喃
尊敬的文學前輩、各位老師,文友大家好!
懷著敬拜和感恩之心從德國柏林飛行6386公里降臨美國紐約,今天又從紐約驅車4個小時趕往波士頓,現在站在哈佛燕京圖書館的講壇上,激動不已,也誠惶誠恐,這所歷史悠久,享譽世界,學術排名世界第一,從這裡走出了8位美國總統,133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文學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的大學,也是我曾經的夢想和嚮往的高地,不勝榮幸,感謝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的主持人,《哈佛問學錄》獲獎作家張鳳女士的誠摯相邀,在此我以一個海外華人書寫者的身份,向薈萃這裡走在世界前沿的中國文學學術專家、老師和華文作家致敬,分享我在海外生活十五年創作的身心感悟,旨在撞出火花,腦洞大開,虛心討教。
語言是一個人的真正國度
旅居德國十五年,從個人的生活轉變和工作經歷,我深刻地體會到中德文化的差異、華人融入德國社會的艱辛,移民如植物的拔根,插入另一土壤重新復活生長,這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適應,最初階段面臨語言關、鄉愁關,之後的打工難、融入難則顯得日益突出。
在海外這些年一邊生活體驗;一邊工作寫作,可以說我是一個中西文化融合的實踐者和探索者,從踏上德國國土的那一天起,自覺的比較視角,每一天都是在兩種語境的切換中思維反應。中德文化的差異,語言的障礙,陌生的異域生活,曾讓我焦慮、敏感、脆弱、寂寞,從什麼都做過,到什麼都乾不長,最後真的什麼都不想乾了,一門心思搞創作,那是一股什麼樣的力量?
我曾經是個文學青年,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視為人生之樂。上中學時酷愛文學,喜歡讀詩、寫詩,最早於1988年在當地報紙,發表了詩歌處女作《綠的底片》,由此一髮不可收,同年被當地作家協會吸收,成為最年輕的會員。在國內我是學教育學的,曾經是中學歷史老師,因年輕氣盛,另辟蹊徑,沒有學過新聞學的我,竟然踏上新聞記者生涯的不歸路。因寫詩,走上文學、新聞寫作之路,詩帶我走向遠方,哲思詩意的人生,詩歌如和風細雨,雨露滋潤,讓我慢慢地茁壯、豐滿、成熟、領略人生的春夏秋冬四季風景,感悟世態炎涼、大千世界,以及世事的起伏變化和不可預測性。
文化的傳承性使移民承載著太多的民族基因和記憶,沈澱在血液里,是寫作讓我沈靜下來,少了寂寞多了思考,才知道什麼是自己想做的和能夠做到的;特定的經歷、經驗和中德文化的資源,用文字表達內心訴求,讓我直抒胸意,疏解我的思親想家,異鄉邊緣人的尷尬不自在;母語寫作是通往家鄉路上的理由和記憶的尋找,過去的敏感、寂寞倒成為我的得天獨厚。煥發了當年文藝青年的創作熱情;找回自尊和存在的價值。在中西文化的熏陶和感知下,看待世界和問題的角度在改變,讓我的愛國思鄉更加真實深沈。自覺地搭就一條中德文化傳播之橋,成為中德文化交流的使者,我的寫作天地擴大,視野更加開闊。
時光煮酒,歲月漸稠。記者的職業敏感和工作職責,加上對客居國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對周邊的人和事充滿強烈的好奇,這時我產生強烈地表達慾望,期待讓更多的讀者瞭解、認識真實的歐洲和德國,2011年2月我在德國留學博士創辦的報紙《歐華導報》發表處女作《面對災難的思考》,被放置一版顯要的位置,這對我來說意味著被人認可和承認,同年4月我的《外嫁女的酸甜苦辣》又在德國法蘭克福發行量最大的《華商報》首次發表,因為外嫁女的題材和立意引人關注,為此我因為這篇文章的刊登而出名,接下來我被《華商報》吸收為「本報記者」、除了柏林的新聞報導,還有每半個月一期的「呢喃細語」專欄撰稿任務,同時間我也給德國的第三家漢堡的報紙《歐洲新報》、美國《僑報》、《明報》等多家紙媒投稿,從2011年開始我先後是自由撰稿人、德國《華商報》記者、到《德華世界報》的主編,我的小說《一步之遙》就是在一邊編寫,一邊刊登的緊張進程中成篇成書的。感恩一路走來,記者、作家一肩挑,留下汗水和欣慰,也留下許多啓發和反思,探討寫什麼,如何寫?一直是相伴我的功課。
作家和詩人的作品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庸風雅、陽春白雪,顯然人性、思想性比文學性和文學表達形式的本身更為重要,比起那華麗的辭藻更讓人信賴和具有說服力,光有對文學的熱愛還遠遠不夠,要擁有特例獨行的思考,耐住寂寞的潛心寫作,打持久戰準備;要有社會擔當精神,擁有全球大胸懷、大概念、大意識,守住作家的責任和使命。
一個來自俄羅斯的柏林女作家,曾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她既不是作家也不是詩人,她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寫作類型,能夠讓我最貼近真實的人生。」這種寫作類型正是紀實文學。她還說過:「我必須同時是作家、記者、社會學者、心理學家兼牧師」,她的話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和啓發,面臨紛繁複雜,變化無常的世界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社會,要求作家的身份也是復合型的多面手。
同時我又像個拾夢人,把海外旅居生活,一路走來眼前的異域風光、歷史文化,文學藝術、人權保障等方方面面,以異鄉見聞分享給讀者,用漢語與同胞及時分享,表達情懷,我體會到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歐華作家高關中老師曾寫過《呢喃:記者、作家一肩挑》,報道我的記者生涯和寫作步履,我在新浪博客中寫道:「以前是文學青年,現在是感慨中年,珍惜每天不同的瞬間,尋找活著的證據」。從中我找到了歸宿感,寫作成為我下半生的事業追求。
史鐵生說過,活著不為了寫作,寫作為了活著
剛來德國時的確是語言障礙問題,無法與人有效地溝通和交流,在工作中經常發生誤解和尷尬難堪。其實這在我來看,不僅是語言障礙的問題,而且還有文化認同、身份認同、價值信仰等多方面的因素,德國是個宗教國家,無論國事還是家事,事事染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我是一個在新中國無神論思想家庭環境下長大成人,自然感覺東西方的核心價值大相徑庭。
客居德國夢里時常回到家鄉,說來也怪,很少夢見過德國身邊的人和事,正如嘗遍天下餐,最愛家鄉菜,可謂民族傳統文化的根深蒂固。不僅語言的障礙,文化、信仰、飲食上的差異,不願意接受,又不得不入鄉隨俗,邊緣人的不安、困惑,苦悶,糾結,以及語言、文化、價值觀在心裡上的抵觸、衝撞,中西融合的異鄉生活在短暫的好奇、欣喜興奮之後,更多的是身份尷尬、思親想家、漂泊不安。
為了早日融入主流社會,苦學語言、文化同時,有意結交不同類型的德國朋友,走進他們的生活,與他們結伴同行一起領略外邊的大千世界,也走進教會接觸和瞭解基督教教義,多年下來仍然感到與德國人之間還是有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儘管我樂於與德國人交往、喜歡德國的傳統文化、思想人文,但是在精神上、文化上總是找不到歸屬感;另一方面遠離祖國、漢語文化,語言長時間不用逐漸淡化,提筆忘字,中國的日新月異,一年不回家探望就有陌生感,幾天不上網就有種疏離感;感覺自己是中德文化的邊緣人,身份困惑,德語聽得懂,但不能與之同等水平深層次的交流和探討,在德國主流文化大背景下,不能高聲論道,於是我給自己起個筆名叫「呢喃」,一隻穿越東西,文化傳播交流的大雁,雁過留聲證明我的存在。
為稻粱謀。似乎從國內至國外,我一直從事新聞記者工作,總沒有大塊時間,安心進行長篇創作,除了大量的新聞題材外,大多是短篇的隨筆、散文、遊記、短篇小說、小小說、漢徘等,多年也很少吟詩抒懷,直到去年家父抱病入院,護理到離世這段經歷對我的身心衝擊非常大,慶幸是文學拯救我走出苦海,以詩紓解哀慟,找到了寫詩的排泄口如井噴狀態,國內詩界把我們這些轉身回來寫詩的人,定義為「新歸來詩人」。那段時間我經常利用坐車、等車或者散步、度假路上的零碎時間,寫詩歌群的作業,僅一年創作詩歌作品三百多首,陸續見諸國內外報端,其中六首詩歌分別榮獲了世界華文詩歌三等獎和優秀詩歌獎。
文學即人學,探索人精神世界的秘密,便是文學的使命
在成長的道路上,以文學的達觀、審美,浪漫情懷,以文字直擊人間世相、世道人心,找回自己和華人生存的現實,探索活著的生命意義、精神信仰,更令我追求和深思。
遠離祖國,更加關注國家的變化和發展,在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中國和中國人,更加維護祖國的尊嚴和形象,時時處處以身作則、嚴以律己,這樣說來我們好像更加愛國,有國內國外的生活和對比,有理解、有寬容,更具反思性。在客居國里,充分地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盡其所能,盡其所用,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中,不斷地學習和成長,做好中西、中德文化傳播交流的使者。
海外文學作家網絡交流和媒體的平台,為我打開了創作的新天地。寫作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客居、邊緣生存也是一種人生,在多元文化的浸染中,抒寫作者的親身經歷、真情實感,對周遭大小環境的感慨、感嘆,這種身份更能客觀地思考和冷靜地反思,更具有令人信服的說服力,準確地判斷力,經過生活的磨礪,對比地研究地域文化現象,寫作的過程即是思考、研究的過程,研墨、萃取,境界的提升過程。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石黑一雄先生,就是生於日本的英國移民作家,自詡為「國際主義作家」,他說,他不會用個人化的色彩去描述一段故事,而是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讀者都能感同身受。《別讓我走》,《浮世畫家》,《長日將盡》等多部獲獎作品,無不是跨文化、跨地域的多重視角,詮釋邊緣人的風景和心聲,被邊緣化的移民作家,也是書寫表現角度的優勢。
這些年多次應邀參加海內外華文作家會議和不拘一格的采風活動,去年應邀回國參加北京中國第二屆華文作家大會,並榮幸在會上發言,一時間中國僑網等20多個國內外媒體,以《旅德作家倪娜:華文寫作通往家鄉思念的通行證》為題採訪報道了我的心聲,北京大學的女性論壇主持王紅旗女士當時概括描述道:「她以一個中德邊緣人在海外生活的身心體悟。正是文化的傳承性使移民承載著太多的民族基因和記憶,通過母語寫作找到了通往家鄉的漢語通行證,這讓作者沈迷陶醉,將寫作視為一種事業追求。之後又榮幸接受北京《作家網》主編冰峰先生的採訪,我得到太多的肯定和鼓勵,很慚愧在國內出版的作品太少。
以紀實文學《一步之遙》詮釋中德之間文化的距離
隨著對居住國的瞭解加深,我愈發認識到中德的差異不是一步之遙,隨著我瞭解德國的越多,我越感到對德國的陌生,那時我剛剛通過德語語言入籍考試,此書就是在2006年那個燥熱難耐的夏天開始動筆,之後陸續在德國《華商報》和《德華世界報》上連載的小說。我在序言中這樣寫到:
關於一個中國女人羽然和她的德國丈夫阿雷克斯中德婚姻情感的故事。以語言難、打工難、融入難等為經緯,再現了海外華人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世界,直敘中德家庭,青春期PK更年期,虔誠基督徒 PK無神論者,中德文化差異,更是個大PK,他們彼此的碰撞、磨合,二十多年風雨兼程,牽手一起走過的路。
「Ein Schritt ist wie eine Unendlichkeit。」翻譯成中文為「一步之遙」,一步的距離,是人與人之間世界最近又最遠的距離;一步的距離,是彼此尊重和禮貌的距離;一步的距離,是舞者周旋的距離;一步的距離,是男女牽手的距離,或許是中國人與德國人的距離,抑或是中國和德國、乃至世界文化的距離、差異和不同。
以紀實文學的筆法,突出故事性、趣味性,中德文化差異對比,以當華人難、當海二代的家長難、做德國人的妻子難等為經緯線,凸顯青春期、更年期、宗教信仰的主題,矛盾衝突,直敘他們在德國日常生活中的磨合碰撞,中德文化的差異、交融、對比,中國傳統文化的海外傳播,對德意志民族的瞭解和認識,海外生活的真實感懷。有懸念、意外、驚喜,力圖展示一個立體真實的德國社會、華人生活,為當下正前呼後擁的移民們提個醒,為海外新移民入鄉隨俗以借鑒和思考。於是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典型代表人物:
1號羽然,如羽毛一樣如輕若重的人物,來自一個大西北貧窮、保守落後的家庭,是個從小勤奮讀書,倔強不認輸的窮學生,為了改變命運,通過個人的奮鬥打拼,走出山溝在首都北京上了大學、北漂生活的種種不容易,先是攀高枝嫁給了有社會背景的同事郭松的不如意,因生女孩而與重男輕女的郭家產生隔閡,導致與沒有感情、沒有共同語言的郭松決裂離婚,落魄成為單親母親,勇敢帶女兒出走,過上獨居生活。
2號德國白領帥哥阿雷克斯。他所代表的典型德意志人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社會風貌和人文景觀,他來中國工作中偶然邂逅羽然,一見鍾情,婚姻的各自不幸讓他們產生共鳴,阿雷克斯萬里北京求婚,感動了想愛不敢說愛的羽然,讓一向思想守舊的她毅然棄工作而不顧,偷偷地帶著女兒飄洋過海,躲開郭家監控視線,為了愛情來到德國,與阿雷克斯如意牽手。
蜜月期間阿雷克斯被派到南方接受經理人職業培訓,他們的愛情面對現實生活酸甜苦辣咸的具體考驗。在德國基督家教國家裡,羽然一個無神論者,沒有宗教信仰的人,與虔誠基督徒之間的生活、價值觀迥異不同,導致他們的相互猜疑、怨恨、矛盾不斷升級,激化,兩個角色的鮮明對擂、不同、差異,成為小說的一對主角和貫穿的主線,留下作者對人生意義思考和真愛本身的反省,昇華。
尤其男女主角進入更年期以後,面對現實狀況的不同態度,先是聚少離多不能團聚之苦,後是居多離少,導致阿雷克斯定期處走,之間的差異便逐漸暴露出來,移民華二代女兒接受中德雙軌教育,正值青春期,困惑騷動不安,青春叛逆反抗,表現在對孩子的培養、上學、戀愛、就業等方方面面,孩子的獨立自主,自作主張,中國家長到了德國的無能為力,有口難言,三者之間的矛盾激化演變戰爭,誰也說服不了誰,似乎各有理由、各有道理,既是傳統的,文化的,社會的,又是宗教信仰、世界觀,價值觀的等多方因素所致,要入鄉就要隨俗、家長與孩子同步成長茁壯的路程,為此也留下作者的伏筆,讓讀者回味,思考,尋求人生的答案。
3號人物藍雅,來自一個東北偏僻小城的護士,好高騖遠、虛榮、自私、貪婪的多重性格塑造,自費來德國留學,因未過語言關而失學,無顏回國見舉債纏身的父母。千方百計想留在德國,未婚流產、生下殘疾兒子,先遭同胞丈夫拋棄,後被德國公務員丈夫送到警察局,淪落德國最底層的可憐人物,靠國家救濟和殘疾人保障金度日為生,度日如年。
中德多次婚姻的不幸,感情痛苦身心折磨、獨立照料扶養殘疾孩子,遭受德國丈夫的虐待、被孩子欺負的後媽、婆婆的高傲冷漠,歧視,讓她變得更加堅強起來,愈戰愈勇,為捍衛自己的權利,在法庭上爭奪女兒撫養權抗爭到底,享有德國的福利待遇,艱難中走出自己的人生。
4號人物中國留學生精英劉均。藍雅一起留學的校友大哥,為了滿足想吃中國飯和解決青春期性的飢渴,無恥地承認與藍雅無愛而居的事實,藍雅孤獨離不開劉均,又被劉均玩弄股掌之中,在藍雅最需要他幫助的時候,他卻袖手旁觀,讓藍雅痛不欲生、生不如死,逃避為丈夫、做父親責任而不顧,回國與舊情人同居過起小日子來,劉均的虛偽、醜惡、道貌岸然,讓藍雅深刻認清,學歷和受教育程度與個人道德人品的不一致性。
5號人物阿雷克斯的咖啡女朋友-莎西,一個女同性戀者,德國業餘寫手,通俗小說作家,她的另類人生。他們的友誼交往讓羽然誤會生疑,當羽然目睹真像以後,方認識德國生活的多元自由開放的真實。
書中還用大量的筆墨描述德國和中國的人文景觀,從羽然的心裡到行為舉止、華人的入鄉隨俗之路的艱難、對北京和柏林乃至她眼中世界的認識、轉變、思考。書中涉及德國的醫療、保險、文化、教育、人文等方面的情況介紹。
2014年《牽手一起走過的路》在「第二屆北京劇本推介會」展出,之後有導演和製片人找我談過合作,我一直考慮還是先出版書,有了版權再談拍片,據我瞭解,至今在中國還是在德國,好像還沒有這方面的文學和影視題材,今年1月由美國紐約商務出版社出版的《倪娜小說集》中,除了一篇長篇小說《一步之遙》外,即是《牽手一起走過的路》的修整版,同時還精選了小小說七篇和閃小說十一篇,均屬「中國人在柏林」——德國華人移民海外生活的系列故事,與長篇小說前後呼應,融會貫通,自成一體。如有老師對我的書或拍電視劇有興趣,會後請與我聯繫,歡迎洽談合作,也期待此書能盡早在中國出版發行。
敬請各位前輩、老師,文友指教、雅正,為再版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聯繫方式:nani-schueler@live.de
2017年10月19日 於 美國波士頓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