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文資訊

為開拓兩岸交流奔走近40載 台商:兩岸必然走向統一

Asia TV 2018-10-25 NewsCenter 17252

image.png
黃紫玉(攝影:謝明)
       「故宮很漂亮、物資很匱乏」,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台商黃紫玉第一次來到大陸對北京的印象。改革開放40年過去了,當記者再問她「回眸40年對大陸有何感想」時,黃紫玉卻欲言又止,停頓了幾秒才說:「無法形容那種感覺,因為變化太大了」。
       10月19日,「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報道活動來到紫玉山莊,聽台商黃紫玉講講改革開放40年她和大陸的故事。
       台商黃紫玉有很多身份,她是香港恆豐集團主席、紫玉山莊的「老闆娘」、兩岸多個社團創辦人及核心成員、知名僑領的後裔,連續擔任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作為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黃紫玉是改革開放和兩岸關係發展四十年的參與者、見證者和推動者。
       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兩岸結束對峙,當時在香港經商的黃紫玉受到感召,決定踏上開拓兩岸貿易的道路。
       黃紫玉說,第一次來到大陸,覺得故宮很漂亮,但物資還很匱乏,「晚上沒有地方可以吃飯,我帶即食麵和巧克力跟大家分享,這都是當時最稀有的東西」。
       「我的初衷非常簡單」,在黃紫玉看來,大陸有廣闊的市場,社會滯後只是暫時的,能夠普惠民生,又能解決大陸物資匱乏的問題,所以很自然地走上這條路。
       1992年初,北京市政府在香港招商,希望在紫玉山莊地域規劃綠化隔離帶,這不僅與黃紫玉的規劃不謀而合,更為她在陸投資帶來新契機。然而,與如今「草長平湖白鷺飛」的景色相比,1992年的這裡還是一片垃圾場。
image.png
1992年,紫玉山莊用地原貌。(圖:紫玉山莊提供)
       黃紫玉在陸創業初期與改革開放的中國一樣,都經歷過「摸着石頭過河」的艱辛。26年來如一日,她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將紫玉山莊打造成為中國綠色產業的示範品牌,將這片曾經猶如廢墟的垃圾場打造成世外桃源。如今這裡還是台灣團體赴陸交流的必訪之地,很多人說這裡就像台灣的「駐京辦」。
image.png
紫玉山莊(攝影:謝明)
       紫玉山莊就是大陸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一個縮影,黃紫玉回憶道,當年在大陸做綠色產業很艱難,隨着國家政策的不斷進步,國際視野的提升,創業和投資環境也越來越完善,「這說明人們的思想在進步,十分可喜可賀」。
       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依法治國、科技發展、經濟體量增長這些成果都讓黃紫玉頗感欣慰。
       不僅如此,近40年來,黃紫玉還見證了許多兩岸關係發展的要事,為積極促進兩岸交流貢獻力量。1998年2月,黃紫玉當選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作為唯一一名具有台商背景的政協委員,她的加入引起不小關注。
       擔任4屆全國政協委員期間,黃紫玉的提案與建議近百個,大多數都與兩岸交流相關,其中《關於改善兩岸婚姻家庭相關服務政策的提案》獲得優秀提案獎。2017年6月17日,來自兩岸的50對共百位新人,在廈門舉辦了集體婚禮。黃紫玉的提案為兩岸關係良性發展再添一己之力。
       黃紫玉說:「兩岸關係一定會往良性、和平,最終走向統一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定的。」
       隨着大陸的發展及出台的相關政策,台商赴陸投資、台生赴陸求學的比例不斷上漲。黃紫玉積極評價大陸先後出台的「惠台31條」、台灣居民居住證等政策,還跟記者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我們公司的同事,他父母原先堅決反對他來大陸,覺得很恐懼,但有一年中秋節他就不回台灣了,他的父母還讓他在大陸討個老婆。」
        黃紫玉認為大陸惠台政策確實在為民心服務,她認為促進兩岸民心相通最好的辦法就是順其自然。「(大陸)名聲在外就會產生吸引」,只要服務於民心,就會有更多台灣民眾願意了解大陸,甚至來這裡發展。(文/李萌)
(文章來源:海外網)
标签: